“拾遗”之面塑 跃然于指尖

期次:第10期    作者:学通社记者 阳洁 王家欢   查看:55

指尖上的面塑 黄玉叶

  一张桌子,一团面,一把刻刀,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,跃然于我校管理学院“拾遗”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的指尖。
  经过前期的招募、考核,管理学院的13名学生组成“拾遗”暑期社会实践队,并在6月16日和7月12日两天,分批次前往武汉市东西湖区“壹粟坊”面塑艺术工作室,提前学习面塑的基本方法与技巧。
  胡须飘逸的关公、身披鲜红斗篷的王昭君、手拿兵器的张飞……大约25平米的空间,长方形木桌上摆放着各色颜料,红色的实木柜子上面排列着形形色色的面塑作品,成员们一进面塑艺术传承人刘洁的工作室,就移不开眼了。“要不是知道这是面塑,我都要被张飞吓到了。”队员胡轶感慨道。
  第一次见面,队员们就向刘洁表达了在面塑学习期间共同完成两幅作品的想法。做什么?他们思来想去,一致决定制作校徽和团徽。
  说来容易做来难,拿到面团的第一步就是调色。将颜料一点一点地加入面团进行揉搓,不断调试,直至整个面团的颜色接近校徽的蓝色。“老师,怎么干了之后的颜色和我调出来的颜色不一样?”注意到旁边遗落的一小颗面团颜色变浅,杨茜急忙询问道。“面团风干后,颜色略有变化,调色时需加重颜色,否则面团只能直接废弃。”刘洁建议杨茜先用一坨面团试验,观察风干后的颜色,记住颜料的搭配比例。
  用于面塑的面团很特殊,必须在15分钟以内塑造好形状,不然风干之后会出现裂痕。对于手艺不熟练的队员们而言,小面积、单一的元素还可以勉强做出基本模样,但大面积、复杂的元素却总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调色和塑形。
  一整天弯着腰,趴在桌子上不停地揉搓,队员们眼睛开始酸疼,手也变得麻木,缓慢的进程更让他们着急上火,顾不得身体上的疼痛,他们继续摸索着面塑的技巧。两枚徽章上的字体不同于普通的字体,书写都很难做到流畅,更何况是用面团去塑造,其中“湖”“师”“学”三个字更是让队员们连连叫苦。“不管怎么捏,这三个字捏出来都像是小学生刚学写字时一样难看。”刘洁看在眼里,亲自向队员示范,“尝试把字都斜着捏,横竖撇捺拆开捏,再组装在一起,应该会好一些。”
  渐渐地,队员们揉搓的速度越来越快,颜料的浓淡、面团的大小也控制得越来越精准,他们在十天之内便制作完成两幅面塑作品。管理学院还聘请刘洁为实践指导教师,达成长期合作意向,并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,定时派遣大学生去实习。
  “暑期感受最大的不是学会怎样制作面塑,而是学到了老师的工匠精神。”队员胡杰表示。目前团队成员正在筹备创办面塑社团,传承发扬中国面塑传统文化艺术,让同学们在学校能近距离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。